贵阳小巷里的糕点铺,50多年只卖2种糕点,一天能卖2000元

2025-02-05 09:44:07   阅客

在许多人心中,北京和天津的糕点名扬四海,而江南的糕点也以精致闻名。但提到西南地区,往往被认为是糕点的“荒漠”,因为这里以重口味、吃辣为主,人们普遍觉得西南人不爱甜食。其实,这是一个误解。西南地区同样拥有丰富的糕点传统,尤其在贵州,更是有数不胜数的地方特色糕点,每一种都历史悠久。例如,安顺的碗饵糕、独山的冲冲糕、遵义的鸡蛋糕、黄糕粑和镇宁的波波糖等,你听说过这些吗?今天要介绍的,是贵阳市云岩区一家以碗饵糕闻名的小店——但家正宗黄糖碗饵糕。这家店以正宗的手艺和地道的风味,深受食客喜爱。

贵阳小巷里的糕点铺,50多年只卖2种糕点,一天能卖2000元

但家的老板是这门手艺的第二代传人。他的母亲年轻时靠挑担子走街串巷售卖碗饵糕,支撑起一家人的生活。他成年后接过了母亲的担子,一干就是二十多年,加上母亲的经营,这门手艺已经传承了整整五十多年。店面位于菜市场附近的小巷子里,仅仅是一个不足十平米的小门脸,即使跟着导航也未必找得到。但就是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小店,每月却能卖出几万个碗饵糕和5吨发糕,这样的销量绝不是夸大。

贵阳小巷里的糕点铺,50多年只卖2种糕点,一天能卖2000元

74岁的阿婆将一生积累的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儿子和儿媳,他们秉持初心,坚持用传统工艺制作糕点,选用优质的食材,从早上五点忙碌到晚上十点,几乎全年无休。如今,在返璞归真的潮流中,这样的传统小店尤显珍贵。他们用最质朴的味道勾起人们的乡愁和情怀。而靠着制作碗饵糕的收入,这家人在贵阳市区买了两套房,还供养了两个大学生。这种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,展现了贵州人勤劳质朴的品质。

贵阳小巷里的糕点铺,50多年只卖2种糕点,一天能卖2000元

但家的碗饵糕以黄糖为主要原料,甜而不腻,刚出锅时软糯香甜,冷却后也不会变酸,口感依旧Q弹爽口。两元一个的价格,十分适合作为早餐。许多顾客一次买几十个,由于现蒸现卖,往往一笼很快就售罄,因此排队等待是常有的事。碗饵糕的口感有些类似北方的馒头,却更加松软,带有黄糖的自然甜香。虽然黄糖的味道浓郁,但却无法直接看到糖的存在,这种细腻的口感令人感到惊喜。他们使用的贞丰黄糖,甜度纯正自然;米浆则是经过自然发酵制作而成,尤其在寒冷的天气里,需要提前一周准备。黄糖浆也是店家亲手熬制,蒸出的糕点带着天然的本色,口感绵密细腻,入口即化。两元一个的碗饵糕每天能卖出一千多个,日收入高达两千多元。

展开全文
12全文 2 下一页

猜你喜欢

相关内容

热点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