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新能源车时代,“国产车的底盘”突然变好了,发生了什么?

2025-01-02 09:58:14   阅客

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,如今在新能源车逐渐普及的背景下,国产车的底盘性能有了显著提升。过去,底盘性能一直是国产车的短板——悬挂松垮,行驶时没有质感,但这一情况为何有了如此大的变化?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?

为什么新能源车时代,“国产车的底盘”突然变好了,发生了什么?

大家好,我是乌鸦君,今天想和大家探讨这个有趣的现象。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借鉴外资车企的技术。跨国车企在国内设厂,中国工程师从中学习到了许多先进技术。从代工生产到研发参与,再到如今承担核心设计工作,国产车企通过这种"传帮带"确实提升了技术水平。不过,这就真的是底盘性能提升的根本原因吗?其实并不完全如此。

为什么新能源车时代,“国产车的底盘”突然变好了,发生了什么?

我认为真正的关键因素有三个:首先,车身结构设计发生了变化。在燃油车时代,设计重点是围绕发动机和传动系统,但其固定的位置和不均衡的重量分布给底盘调校带来了挑战。国产车企在这方面经验不足,因此很难与合资品牌竞争。然而,在新能源车时代,这一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。

为什么新能源车时代,“国产车的底盘”突然变好了,发生了什么?

电动车取消了传统的发动机,动力系统占用的空间变小,重量分布更均匀,这让底盘设计更加容易。此前,"前后50:50的重量配比"对很多车企来说是难以实现的,现在却成为电动车的标准配置。此外,一块重达400-500公斤的电池安置在车底,进一步增强了底盘的稳定性。如此一来,国产车的底盘性能自然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
为什么新能源车时代,“国产车的底盘”突然变好了,发生了什么?

其次,国产车在紧致性上有了进步。可能有人会觉得神奇,为什么燃油车时代无法做到,到了电动车时代就实现了呢?传统燃油车多采用焊接和拼接工艺,虽然成熟,但容易带来微小的松动和误差,这会影响车体的刚性。而电动车时代,一体化压铸技术进入主流,这种技术能够一次成型大块车身结构,减少了焊接的需要,提升了车体的整体刚性和稳定性。因此,很多新兴车企虽然缺乏传统经验,但也能造出行驶质感优秀的车辆。

为什么新能源车时代,“国产车的底盘”突然变好了,发生了什么?

最后,用料方面得到了极大提升。在燃油车时代,国产车多为低端市场,用料上通常会尽量节省,比如采用简单的扭力梁悬挂和普通钢材结构。然而,新能源车时代,高规格的用料成为标配,如前双叉臂、后五连杆悬挂结构以及更高级的减震系统。这样一来,尽管成本有所增加,但底盘的质感和性能也随之提升。

为什么新能源车时代,“国产车的底盘”突然变好了,发生了什么?

综上所述,国产车底盘的进步,是新能源时代技术革新和创新红利的结果,而非仅仅得益于外资技术引进。值得注意的是,我们已经在探索"智能底盘"技术,通过AI分析道路情况,提前调整车身以优化行驶效果。未来十年,国产车甚至可能在底盘技术上引领全球。

责任编辑:吴玉蓉 K1365
展开全文

猜你喜欢

相关内容

热点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