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上喝牛奶会得结石?专家揭秘喝牛奶的3大真相,赶紧看!
2025-03-04 15:07:35 阅读天下
最近,关于牛奶的各种问题几乎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。有人担心晚上喝牛奶会得肾结石,有人觉得牛奶保质期短说明添加剂少,还有人总是纠结空腹喝牛奶到底好不好。事实上,牛奶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饮品之一,它的营养价值和饮用方法一直备受关注。今天,我们就来揭开这些关于牛奶的迷雾,帮大家科学地认识它。
说到晚上喝牛奶会得肾结石,这个说法在很多人心中都埋下了疑虑。你可能听过一些朋友或家人告诉你:“晚上喝牛奶会形成结石,对肾脏不好。”可是,这个说法是真的吗?
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的徐彦主任明确表示,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。肾结石的形成并不仅仅是由饮食引起的,它还与体内的代谢、尿路感染、药物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。肾结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并非单纯由单一因素引发。
牛奶中的钙质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。其实,人体的钙吸收并不是“只要吃了就全吸收”,它有着复杂的平衡机制。而对于某些已经患有钙类结石的患者,医生甚至建议适量喝牛奶。为什么呢?原来,牛奶中的钙质能与肠道中的草酸结合,形成一种不容易被吸收的草酸钙,这样一来就能减少草酸的吸收,降低尿液中草酸的含量,有助于预防肾结石的形成。所以,晚上喝牛奶不但不会引发肾结石,反而可能有助于降低结石的风险。
牛奶什么时候喝最好?这问题问得好!有人认为早上空腹喝牛奶最有营养,有人说晚上喝牛奶能帮助睡眠,也有不少人建议饭前喝牛奶能更好地吸收。其实,关于牛奶的最佳饮用时间,至今仍有很多误解。今天我们就来一一破解这些迷思。
很多人习惯早上起床空腹喝牛奶,认为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牛奶中的营养成分,特别是钙。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张宇研究员指出,人体血钙的平衡主要通过甲状旁腺激素来调节,而不是依赖食物中的钙。所以,早上喝牛奶并不会比其他时间更有利于钙的吸收。换句话说,早上喝牛奶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“超强吸收”效果。
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,晚上喝一杯热牛奶就能安稳入眠,因为牛奶里含有能够合成褪黑素的色氨酸。听起来似乎挺有道理,对吧?但事实上,张宇研究员也表示,牛奶中的色氨酸含量远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高。而且,色氨酸在许多其他食物中也有,比如小米、香蕉、鸡蛋等。真正帮助睡眠的成分并不是牛奶里的色氨酸,而是我们在心理上的安慰作用。也就是说,喝牛奶让你觉得舒服放松,这种“助眠效果”更多是心理作用,而非生理作用。
那么,什么时候喝牛奶最合适呢?根据研究,饭前30分钟喝牛奶是最有利于控制血糖的升高的。为什么呢?牛奶中的蛋白质能帮助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,同时还能延长饱腹感,避免暴饮暴食。更有趣的是,适时喝牛奶还能够帮助保持胃部的健康,减少胃酸对胃壁的刺激。但有一个小小的提醒:如果你有乳糖不耐症,空腹喝牛奶可能会引发一些不适,比如腹胀或腹泻。所以,如果你觉得空腹喝牛奶不舒服,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合适的饮用时间。
总的来说,不论是早上、晚上还是饭前,只要你每天能够保持一定量的牛奶摄入,身体都会有效地吸收其中的营养。一般来说,每天饮用200—400毫升的牛奶就足以满足日常需求了。
牛奶虽然营养丰富,但关于它的误解和谣言也层出不穷。今天,我们来破解一些常见的牛奶误区,看看你是否也曾陷入过其中。
常常有人说,牛奶保质期越短,里面的添加剂就越少。这个观点并不完全准确。只要是标有“纯牛奶”的产品,无论它的保质期长短,都不允许添加任何添加剂。牛奶的保质期长短主要与消毒方法有关。短保质期的牛奶通常采用巴氏消毒法,这种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牛奶的营养成分;而保质期长的牛奶则采用UHT超高温瞬时灭菌法,虽然能保证更长时间的保存,但这种处理方法可能会损失一些热敏的维生素,比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B。
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饮品,但围绕它的误解和谣言也不少。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,大家能够更加科学地认识牛奶,合理地安排饮用时间,选择适合自己的牛奶产品。无论是早上、晚上还是饭前,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。毕竟,健康的生活方式,从一杯牛奶开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