饿到不饿是假象,身体却在拆脂肪,医生警告后果严重
2025-04-24 09:48:58 阅读天下
小王是个普通上班族,平时爱折腾点新鲜玩意儿。最近他听说“断食”能减肥,还能“排毒”,就心动了。他想着试试看,挑战三天不吃饭,只喝水。头一天,他肚子咕咕叫,感觉整个人都在喊“快给我吃的”!可到了第二天,奇怪的事发生了——他居然不饿了!小王乐坏了,觉得自己好像超人,身体轻飘飘的,精神还特别好。他忍不住跟同事吹牛:“这断食真牛,我都不饿了,感觉能坚持一周!”
可这股兴奋劲没持续多久。到了第五天,小王开始不对劲了。他头晕乎乎的,走路有点飘,工作时老走神,连开会都听不清领导在说啥。同事看他脸色发白,劝他赶紧去医院瞧瞧。医生一检查,吓了小王一跳:他的身体已经有点“罢工”了,血糖低得吓人,电解质也乱了套,甚至还有轻度贫血。医生严肃地说:“你这不是断食,是在跟身体较劲!再这样下去,麻烦大了。”
为啥小王不饿了,反而身体出问题了?其实,这跟身体的“求生本能”有关。咱们的身体就像个聪明的管家,平时靠吃饭补充能量。没吃的了,它先用肝脏里存的糖原顶着,大概能撑4到6个小时。糖原用完了,身体就开始慌了,赶紧释放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“压力激素”。这些激素就像消防员,能暂时把饥饿感压下去,让你感觉“不饿了”。这招是身体为了生存,逼你省着点能量,赶紧去找吃的。
可这只是权宜之计。身体没吃的,就会开始“拆家”——先烧脂肪,再拆肌肉。研究说,长期不吃饭,身体40%的能量居然是从肌肉里榨出来的!肌肉没了,人就没力气,连走路都费劲。更别提维生素和矿物质也跟不上,免疫力直接拉垮,感冒发烧都可能找上门。大脑也遭殃,血糖不够用,注意力散漫,情绪还容易崩,动不动就烦躁。
数据也给咱们提了个醒。有研究说,长期不吃饭,身体的新陈代谢会乱套,激素也跟着失衡。2023年的一篇论文提到,断食时间太长,免疫功能会下降,感染风险翻倍。另一项研究还发现,极端节食的人,体重是下来了,可没多久就反弹,还把身体搞得一团糟。相比之下,规律吃饭、均衡饮食的人,身体状态更好,精神头也足。
小王这回算是长教训了。他现在老老实实吃饭,每天三顿雷打不动,还爱上了吃杂粮粥和蒸蔬菜。他说:“以前觉得自己能扛,现在才知道,身体可不跟你开玩笑。”其实,咱们每个人都可能犯和小王一样的错,觉得饿一饿没事,身体能顶住。可真相是,身体的“抗议”只是晚到,不是不到。
说到健康,中国这些年在国际上也挺有发言权。比如,咱们的营养健康政策,早就开始推“合理膳食”。从学校食堂到社区宣传,处处都在教大家怎么吃得健康。2024年,中国的营养学会还出了新版膳食指南,告诉大家多吃粗粮、少吃油炸,饭量别太大,也别太小。这种“中庸之道”,其实特别适合咱们普通人。国际上也夸中国这套办法接地气,效果好,帮了不少人养成好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