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大爷体检花大钱却查错,医生揭秘4项关键,60岁后别再浪费!

2025-06-20 17:32:35   阅读天下

孙大爷退休多年,平时吃得香睡得实,邻居们都夸他精神头足。他觉得自己身体没毛病,压根不用去医院瞎折腾。可儿女不放心,觉得年纪大了得查全面点,硬是花大价钱买了个“豪华套餐”。孙大爷拗不过,只好去了医院。排队排到腿酸,检查做了一堆,钱花了不少,回来却听医生说,很多项目纯属浪费。这让他有点懵:钱花了,时间搭了,咋还查错了?

孙大爷体检花大钱却查错,医生揭秘4项关键,60岁后别再浪费!

医生耐心地给他解释:60岁以后,体检不是越多越好,而是要查得准。像CT扫描,的确能发现问题,但辐射不小,老年人身体弱,频繁做反而可能伤身。孙大爷一听,恍然大悟,直说:“早知道就不花这冤枉钱了!”其实,不少老人跟孙大爷一样,觉得体检项目多才放心。张大妈就是个例子,听朋友说查全身才保险,啥套餐都买,钱花了一堆,最后报告没啥大用,还白担心一场。

体检为啥不能贪多?有研究给出了答案。2023年《美国老年医学杂志》说,太多的检查可能查出“假阳性”,让人白白焦虑,甚至去做没必要的治疗。比如,CT扫描虽然厉害,但对老年人来说,辐射是个隐患。体检的目的是找出健康问题,不是把人当“实验品”折腾。专家说得好:查得对,比查得多重要。

孙大爷体检花大钱却查错,医生揭秘4项关键,60岁后别再浪费!

那60岁以后,到底查啥最靠谱?血压、血糖、血脂是基础。这三样听着普通,可它们就像身体的“晴雨表”,能看出你的血管和代谢咋样。很多人觉得这些随便测测就行,可医生说,这些指标要是偏了,可能会悄悄拖垮身体。比如,高血压不控制,容易伤心脑血管;血糖高,可能惹上糖尿病。孙大爷以前没当回事,后来才知道,这些“简单”的检查,其实藏着大道理。

肝功能检查也少不了。肝脏是个“沉默的器官”,坏了也不吭声。很多人肝出问题了,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,等发现黄疸或肚子疼,病可能已经很重了。安徽医科大学一位教授说,肝功能检查能测肝酶、胆红素这些指标,帮你早点发现肝损伤。尤其是老年人,不少人吃药多,肝脏负担重,定期查查才能放心。孙大爷现在每次体检都加了肝功能,觉得自己心里踏实了不少。

孙大爷体检花大钱却查错,医生揭秘4项关键,60岁后别再浪费!

肾功能检查同样关键。肾脏负责清理身体里的废物,还管着水盐平衡。可肾病早期没啥症状,很多人一发现就晚了。2021年的全国卫生数据显示,慢性肾病在老年人里越来越常见。查肾功能,主要看肌酐、尿素氮这些指标,能看出肾脏有没有受损。特别是高血压、糖尿病的老人,肾脏容易“吃不消”,更得盯紧点。孙大爷有个老邻居,查出肾功能有点问题,赶紧调了药和饮食,现在好多了。

骨密度检查也得重视。老年人摔一跤,可能就骨折,生活一下就变了样。李奶奶就是例子,摔倒后才知道自己骨质疏松。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说,骨质疏松是老人骨折的头号原因。骨密度检查能提前发现问题,平时多补钙、多运动,就能让骨头硬实点。孙大爷现在每次体检都加了骨密度,觉得自己走路都更有劲了。

说到癌症筛查,很多人一听就紧张,以为得查个遍才安心。其实,癌症筛查得“点对点”。比如,肺癌、肝癌、胃癌、结直肠癌,风险高的老人可以针对性查。但“全套癌症筛查”不适合所有人,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挑合适的项目。精准筛查,才能早发现早治疗,不浪费钱也不伤身。孙大爷听医生建议,只查了针对性的项目,省了不少心。

孙大爷体检花大钱却查错,医生揭秘4项关键,60岁后别再浪费!

其实,体检就像给身体做个“年检”,不用大张旗鼓,抓住关键就行。血压、血糖、血脂这些基础指标,肝肾功能、骨密度这些重点项目,再加上针对性的癌症筛查,就能让晚年生活更踏实。街坊们现在也学聪明了,体检前先问医生,不再一味求多。孙大爷的事儿,让大家伙儿都长了见识。

责任编辑:吴玉蓉 K1365
展开全文

猜你喜欢

相关内容

热点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