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宁深夜小摊火40年,1.3元粉饺留住老味道,却藏着动人故事

2025-07-15 09:38:49   阅读天下

南宁街头一辆小推车,卖的粉饺火了快40年。晶莹剔透的皮,咬一口软糯又带点嚼劲,馅里猪肉、芋头、马蹄混搭,蘸上黄皮酱,咸甜交织,直击味蕾。这不是普通的路边摊,它藏着一个让人心里暖暖的故事。

南宁深夜小摊火40年,1.3元粉饺留住老味道,却藏着动人故事

粉饺是南宁的特产,北方有饺子,南方有它。皮用生熟浆做,薄得像能透光,馅料用叉烧、猪肉、冬菇、马蹄、葱花拌成。吃一口,芋头香浓,马蹄脆爽,猪肉味淡却回味悠长。南宁人爱它,百吃不厌,街头巷尾总有粉饺店。可西乡塘区三坊街这家小摊不一样,没招牌,没店名,大家只叫它“阿婆粉饺”。

南宁深夜小摊火40年,1.3元粉饺留住老味道,却藏着动人故事

这摊子摆了快40年,卖粉饺的阿婆是核心。以前深夜12点,她推着车出摊,周围邻居总会帮她摆桌椅。阿婆年纪大了,背也驼了,腿脚不便,可她从没停下。食客们来吃,不光为味道,还有份熟悉的温暖。阿婆的小黑板上写着:“冬寒风雨75载,精密细工之诚食。”这话简单,却让人鼻子一酸。几十年的手艺,熬的是心血,留的是人情。

南宁深夜小摊火40年,1.3元粉饺留住老味道,却藏着动人故事

去年阿婆走了,儿子接了摊。出摊时间改到晚上十点多,味道却没变。1.3元一个粉饺,每天只卖两锅,纯手工。皮软糯有弹性,馅料还是老配方,蘸黄皮酱,味道层次分明。有人说,这粉饺味道一般,猪肉味淡,比不上新派餐厅的创意菜。可每天晚上,摊子前照样排队,食客络绎不绝。

南宁深夜小摊火40年,1.3元粉饺留住老味道,却藏着动人故事

为啥这么多人来?不是味道多惊艳,而是那份老味道勾起了回忆。60岁的李大爷说,小时候过年,家里穷,吃不上啥好东西,阿婆的粉饺就是年味。30岁的张小姐说,加班晚归,路过摊子买几个,疲惫感瞬间少一半。粉饺不只是食物,是南宁人生活里的一块拼图,拼的是团圆、怀念和坚持。

南宁深夜小摊火40年,1.3元粉饺留住老味道,却藏着动人故事

阿婆的儿子大叔,从4岁就跟着学做粉饺。和面、调馅、包饺子,每一步都照阿婆教的来。黄皮酱是秘方,稀稀的,甜中带咸,蘸上后粉饺味道更鲜。有人嫌酱太淡,有人觉得刚好。口味这东西,因人而异,可这摊子从不缺客人。每天两锅卖完就收摊,想吃?明天早点来。

南宁深夜小摊火40年,1.3元粉饺留住老味道,却藏着动人故事

这摊子的故事,像南宁的街巷,朴实却有味道。阿婆在时,邻里帮忙摆摊,食客排队聊天,摊子就是个小社区。如今大叔接手,食客们还是来,有人带着孩子,有人带着故事。吃的是粉饺,想的是过去。南宁在变高楼大厦越来越多,可这小摊像个老朋友,提醒大家有些东西没变。

南宁深夜小摊火40年,1.3元粉饺留住老味道,却藏着动人故事

南宁的夜市还在,粉饺的香气还在。阿婆的故事,变成了大叔的故事,也变成了食客们的故事。以后呢?大叔说,只要有人吃,他就继续做。你来过这摊子吗?下次路过三坊街,不妨停下来,买几个粉饺,尝尝这40年的老味道,想想自己的故事。

责任编辑:吴玉蓉 K1365
展开全文

猜你喜欢

相关内容

热点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