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饭馒头补气血,5种食物却偷走活力?
2025-08-19 14:03:34 阅读天下
中医讲究“五谷为养”,意思是米饭、面条、馒头这些主食,是补气血的根本。山西中医药大学的李宝乐医生说了,主食不能少,哪怕你再想减肥,也不能把米饭馒头扔了。为什么?因为它们是脾胃最爱的东西,吃了能直接变成气血,给你能量。没主食,身体就像没油的车,跑不动,还容易出毛病。
先说米饭,米饭可是“五谷之首”。北京电力医院的全贞雪医生讲,大米能补中益气,健脾养胃,简直是身体的“充电宝”。尤其是煮粥时,上面那层黏黏的“粥油”,对滋养身体特别好。数据上,100克粳米含碳水化合物77克,能快速给身体供能,难怪古人说“米是命根子”。
馒头也不差,成都中医药大学的蒲昭和副研究员说,小麦做的馒头发酵后,性味温和,能养心安神,还能止虚汗。吃一口热乎乎的馒头,胃里舒服,气血也慢慢充起来。研究显示,100克小麦粉含蛋白质11克,比精米还高点,营养杠杠的。
面条跟馒头是“亲戚”,原料也是小麦。面条煮得软软的,最适合脾胃弱的人吃,吃了不恶心,还能调理肠胃。江西中医药大学的葛来安医生提了个小建议,煮面条时加点青菜,营养更均衡,气血补得更快。
杂粮粥更是好东西,里面可以有大米、小米、红豆、绿豆,种类多,营养全。煮粥时加点山药、莲子、红枣,味道好,还能健脾胃。数据显示,杂粮粥的膳食纤维比精米饭高3倍,能帮脾胃更好地消化,把食物变成气血。
有些人为了瘦身,干脆不吃主食,这可不行!李宝乐医生提醒,不吃主食,气血没来源,身体只能“拆东墙补西墙”,时间长了,肚子胀、没胃口、累得慌、脸色黄,都是气血不足的信号。数据显示,长期不吃主食的人,营养不良的概率高出30%。想减肥?聪明点,粗细搭配,把一半白米饭换成糙米、燕麦,营养足还不伤气血。
吃多少主食合适?得看人。健康成年女的,每餐吃一小碗米饭,差不多75到100克就够了,七八分饱最好。活动量大的男的,可以多吃点。糖尿病患者得听医生的,别乱来,控制碳水摄入得科学。
吃对了补气血,吃错了可就麻烦了。有些食物,吃多了会让脾胃“罢工”,气血生成受影响。先说凉的食物,比如冰棍、冰饮料,脾胃最怕冷。喝口冰水,胃里跟被泼了冷水似的,消化功能直接“熄火”。全贞雪医生建议,喝温水最养胃,冰的东西少碰,实在馋了,中午吃点,别贪嘴。
油腻的食物也得少吃。炸鸡、肥肉吃多了,脾胃消化不动,湿气重,气血生成就慢。想吃肉?选清淡的,蒸鱼、煮鸡胸肉,脾胃轻松,气血也不受罪。数据上,油腻食物会让消化酶活性降低20%,胃负担重得不行。
酸味重的水果,比如山楂、百香果,吃多了伤胃。它们含的单宁酸让胃黏膜不舒服,容易胃痛、烧心。想吃水果?选苹果、香蕉,温和又养胃。研究说,酸性水果吃过量,胃酸分泌会增加15%,消化道可受不了。
辛辣的东西也得悠着点。辣椒、生蒜、浓茶,吃多了刺激脾胃,气血生成跟不上。蒲昭和医生说,偶尔吃点没事,但别顿顿辣,脾胃可吃不消。数据显示,长期吃辛辣食物,胃炎风险高出25%。
黏黏的食物,比如粽子、汤圆,脾胃弱的人吃了容易胀气。糯米不好消化,舌苔厚的人更得躲远点。葛来安医生讲,脾胃弱的人,吃点糯米就像给胃塞了个“石头”,气血补不了,还添堵。
说到这儿,补气血其实不难,关键是吃对东西。米饭、馒头、面条、杂粮粥,这些家常主食就是最好的“气血原料”。少碰凉的、油腻的、酸的、辣的、黏的,脾胃高兴,气血自然足。谁不想身体好、精神足?从今天开始,饭桌上多点五谷,少点“伤气血”的东西,身体会悄悄变好。
你家平时吃啥主食?有没有啥补气血的小妙招?欢迎留言聊聊,让大家一起学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