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街头一碗粉,百年传承成国宝,你吃过正宗沙河粉吗?
2025-09-08 14:01:59 阅读天下
广州的街头巷尾,夜市灯光一闪,空气里飘着炒菜和米粉的香气。沙河粉,这道广州土生土长的美食,早就不是普通的路边小吃,而是登上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“宝座”。一碗热腾腾的沙河粉,端上来就能让人胃口大开,勾起无数广州人的味蕾记忆。
沙河粉的名字,听着就接地气。为什么叫沙河粉?因为它出生在广州的沙河镇,地名加粉类,简单直接,没啥花里胡哨。大米是它的灵魂,广州随处可见的稻米,变成了这道让人垂涎的美食。
故事得从沙河镇的一户人家说起。有一对老夫妻和他们的儿子,日子过得平平淡淡。某天,儿子身体不舒服,吃啥都没胃口。老父亲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想着得做点啥好吃的,提提儿子的精神。
老父亲灵机一动,琢磨着用米浆做点不一样的。他平时做粉条,厚厚的,吃着有点单调。这次,他决定试试薄一点的做法。拿个竹篮,把米浆摊平,往锅里一蒸,薄薄一层粉就出来了。
蒸好后,他把粉切成条,淋上酱汁,撒点葱花和配菜,端给儿子。儿子一尝,眼睛都亮了,直说好吃,问这是啥。老父亲愣了一下,咋还没名字呢?老母亲想了想,说:“咱家住沙河镇,就叫沙河粉吧!”一家人一拍即合,这名字就定下了。
从那天起,这户人家开始卖沙河粉。小摊子摆出来,香味飘满街,邻里都来尝鲜。慢慢地,沙河粉的名声传开了,成了广州街头的一道招牌。百年过去,这碗粉的魅力一点没减。
做沙河粉可不简单,得有真功夫。先把大米泡软,磨成细腻的米浆。接着,把米浆倒在竹簸箕里,摊得薄薄的,放到大锅上蒸。火候得正好,蒸出来的粉才滑嫩有嚼劲。
蒸好的粉冷却后,切成条,沙河粉的“底子”就好了。接下来就看厨师的发挥了。想吃干炒的?放点牛肉、豆芽、韭黄,炒得香气四溢。想喝汤的?来碗上汤沙河粉,热乎乎的汤底,配上潮汕牛肉丸和生菜,暖胃又满足。
沙河粉的吃法多得让人挑花眼。干炒沙河粉是很多人的心头好,牛肉的香、鸡蛋的嫩、菜心的脆,混在一起,简直绝了。上汤沙河粉更适合冷天,一碗下去,浑身暖洋洋,像是给胃来了个大大的拥抱。
这道粉不只是好吃,还有营养。大米做的沙河粉,含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B1,还有铁、磷、钾,样样不少。吃着顺滑,容易消化,健脾养胃,连想减肥的人都爱点一份。
广州人爱沙河粉,爱到骨子里。不管是早餐摊的快手炒粉,还是夜市里一碗热汤粉,都能让人觉得生活有滋有味。下班晚了,路过小摊,点份干炒沙河粉打包回家,打开盒子,香气扑鼻,疲惫一天的打工人瞬间觉得值了。
百年沙河粉,承载了多少人的故事?从沙河镇的小摊,到现在全国连锁的餐厅,它从来没离开过广州人的餐桌。以后会变成啥样?谁知道呢,也许会有更多新吃法,但那份熟悉的味道,肯定会一直留下来。你觉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