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类身体内发现微塑料,曾经伟大的发明成麻烦,霍金预言或证实?
2024-11-11 17:57:54 阅客
塑料袋的轻便与实用让它曾被誉为伟大的发明,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意识到塑料制品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,导致白色垃圾的产生。不仅如此,微塑料正逐步侵入我们的身体,使我们逐渐成为“塑料人”。
2004年,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科学家汤普森团队首次提出“微塑料”这一概念,并在《科学》期刊发表了相关研究。通常,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被称为微塑料。我们一度认为微塑料主要存在于海洋中。然而,3月25日,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5名志愿者的血液进行检测,发现其中17人的血液中含有可量化的微塑料,平均浓度为1.6微克,其研究成果发表于《环境国际》期刊。
4月7日,英国赫尔大学的科研团队在《全环境科学》期刊上报告称,他们首次在活人体内的肺部深处发现微塑料。这项研究通过对13个肺部样本的检测,在其中11个样本中找到了微塑料。
这些微塑料主要分为三类:第一种是PET,占50%左右,常见于矿泉水瓶和饮料瓶;第二种是PS,占36%左右,这种材料常用于泡沫和饭盒;第三种为PE,曾经被广泛用于塑料袋,如今受到严格限制。
实际上,人类胎盘和排泄物中也发现了微塑料,尤其是婴儿体内的微塑料浓度远高于成年人,这可能与塑料奶瓶的使用有关。
塑料制品在全球无处不在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,对塑料的依赖不断增强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几乎无法摆脱它们。目前已生产的塑料超过百亿吨,但回收率不足10%。大量未回收的塑料被随意弃置,尤其是在海洋生态系统中,它们的存在无处不在。
即便是人迹罕至的深渊,也充斥着塑料垃圾。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,深度超过1.1万米,被认为是人类难以触及的地方。然而,随着科技进步,我们已经在海沟底部发现了塑料垃圾,并通过海水样本检测,确认了显著的微塑料浓度。
类似的,南极这种被视作最后净土的极端环境也未能避免塑料污染。科学家在南极冰芯中检测出多种塑料微粒。同样,在珠穆朗玛峰上,科学家发现了显著的塑料微粒污染,显示出塑料的无处不在。
这些微塑料通过三种方式进入人体。首先,通过皮肤接触,尤其是受损皮肤与塑料制品接触时,可能接收到微塑料。其次,通过食物进入体内,许多塑料包装的食物以及受到污染的水源都可能带入塑料微粒。此外,微塑料沿着食物链传播,最终进入人类体内。最后,通过呼吸,微塑料被吸入肺部,这种颗粒被称为“空气中的PM2.5”,不仅存在于海洋,也存在于空气中,累积在体内。
霍金曾预言,人类可能面临巨大的危难。微塑料虽小,却不可忽视,它们正逐渐让我们成为“塑料人”。虽然目前尚无定论这些微粒对人体的危害程度,但其潜在风险显而易见,塑料难以被排出体外,长期累积势必会造成健康威胁。
最终,这些被认为是伟大发明的塑料,如今已成“糟糕的发明”,方便了生活却带来不可估量的威胁。我们虽然不食用塑料,但塑料微粒已经无处不在,渗透进我们的身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