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万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中,人类最不希望看到的东西,出现了
2024-11-21 18:17:48 阅客
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,其最深处可达6至11千米。如果将珠穆朗玛峰放入其中,它的峰顶仍无法突出水面,因此,海洋自古以来被视为一个神秘的领域。即便通过先进科技,人类至今也仅探索了海洋的5%左右,可以说只是冰山一角。
与太空探索相比,海洋探索更具挑战性。不仅是因为身体能否承受深海的压力,还因为深海的幽闭、黑暗、寂静和孤独带来的冲击感受是常人难以承受的。近年来,随着技术的进步,人类对海洋的了解逐渐增多。许多国家投入大量资源,希望揭开万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的秘密。
通常,深海生物生活在海平面以下2000米的区域,这里高盐、高压且常年无光,由于环境特殊,生物的外形也各具特点。再往下的8000米处几乎是生命的极限。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,可能会发现哪些生物呢?
经过不断探索,人们发现了一种名为狮子鱼的独特深海鱼类。它没有鳞片与牙齿,表皮苍白且体型较小,游动时鱼鳍如少女的裙子,成为深海鱼中的“选美冠军”。因为生活在巨大压力的区域,狮子鱼并无天敌,但仍需在黑暗、严寒与强压中生存。此外,人们还在2000至3000米深处发现了大口琵琶鱼,在5000米处发现了小飞象章鱼和深海龙鱼等物种。
除了这些奇特的深海生物,科学家们在海底表层沉积物中还发现了微塑料颗粒,密度在每升200到2200个不等。这甚至在如此偏僻之地都存在的微塑料颗粒,表明了海洋污染的广泛性。
海洋塑料污染已成为生态系统的严峻威胁。研究表明,这些塑料逐渐分解为微小颗粒,吸附重金属等毒性物质,被底栖生物摄入,随着食物链的传递,最终到达人类这一食物链顶端。曾有实例显示,鲸鱼的乳汁中含有的塑料颗粒会导致幼鲸死亡。
过去,人类的污染较少,影响不显著。然而,随着工业化和人口增长,污染物显著增加。这些污染通过呼吸和摄入进入人体,最终影响健康。虽然我们也摄入木屑、铁屑等微量物质,但木屑能被细菌分解,铁屑和骨屑会被消化系统处理。而塑料作为人工合成物无法自然降解,长期滞留体内可能损伤组织,甚至影响DNA。
尽管如此,机械工业仍然推崇使用塑料、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等复合材料,以替代传统金属。这些材料重量轻且强度高,如碳纤维的强度超过多种合金,预计这种趋势在未来将更加普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