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力不错!长征九号新PPT:30台发动机并联,12大关键技术已突破
2024-12-04 10:42:09 阅客
长征九号火箭备受期待,最近又有了新的进展。这些更新的信息再次激发了大家的兴趣。多年来,长征九号的设计一直在不断变更,其中很多方案仅停留在PPT阶段。这与长征十号的研究速度形成鲜明对比,后者的进展显得更加迅速。
需要明确的是,长征九号和长征十号各有不同的任务目标。长征十号是针对我国载人登月计划开发的新一代运载火箭,而计划在2030年前完成首次载人登月,这迫切需要加速长征十号的开发。因此,长征九号最近披露的新信息显示,在最新的方案中,又有一些数据更新和调整。
2018年,在珠海航展上,官方首次公布了长征九号火箭的首飞计划,原定于2028年实施。该火箭被认为拥有强大的运载能力,设计高度超过90米,采用大量高推力发动机。相比之下,长征九号能够将约140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,是长征五号运载能力的五倍以上,单次发射便可将中国空间站送入轨道。
龙乐豪院士在最新的一次演讲中透露,长征九号将采用更新的发动机布局,计划使用30台推力为200吨的液氧甲烷发动机并联,这意味着总体推力较过去有显著提升。首飞时间也调整为2030年。这显示出长征九号在配置和时间表上做出了重要更新。
然而,目前长征九号仍处于等待国家立项阶段,这些信息只是一部分披露。长征十号发展的速度非常快,是为载人登月特别设计的,具备更高的运载能力,可以承担未来的新一代载人飞船和月球着陆器的发射任务。
尽管长征九号与长征十号在功能上有重叠,但它们瞄准的任务领域各有侧重。长征九号除载人月球探测外,还涵盖火星取样返回和大型空间设施建设等任务需求。火箭功能上的叠加,为未来在任务执行中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。
多种火箭方案的并存,有利于在科研任务中彼此补充,减少单一型号故障带来的风险。目前,期待长征九号尽早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,尽管方案多次变更,但这样的调整在开发过程中属于正常。
据了解,长征九号的发展将分为三步走:首先是在2028年至2030年之间,将完成系列模块研制,实现火箭的首次发射,提升我国空间探索能力;接下来,将推动重型火箭的系列化发展,使用可重复利用技术,降低发射成本;最后,将在新材料和新动力等技术上取得突破,以支撑更大规模的空间探索任务和基础设施建设。尽管进展需等国家立项,这标志着全面启动指日可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