霸王茶姬不打价格战,7000店逆流而上,却为何股价跌了13%?

2025-09-05 09:54:17   阅读天下

霸王茶姬在外卖大战中选择不跟风,低价奶茶满天飞的时候,它却稳稳守住自己的高端定位。这家奶茶品牌,凭啥敢这么硬气?2025年二季度财报一出,答案更清楚了:营收33.3亿元,全球门店超7000家,会员人数破2亿,但利润和单店收入却有点“拉胯”。这背后,是霸王茶姬的坚持,也是它的冒险。

霸王茶姬不打价格战,7000店逆流而上,却为何股价跌了13%?

外卖大战从今年年初打到夏天,奶茶咖啡价格被平台补贴拉到“白菜价”。一杯奶茶10块钱不到,有的甚至0元购,消费者乐开了花。茉莉奶白和爷爷不泡茶这样的新品牌,靠着补贴冲销量,订单量几天翻好几倍。比如,茉莉奶白7月初两天就卖了100万杯,爷爷不泡茶的单店销量最高涨了近5倍。这些品牌抓住了机会,门店数和知名度蹭蹭往上涨。

霸王茶姬不打价格战,7000店逆流而上,却为何股价跌了13%?

霸王茶姬却没凑这个热闹。创始人张俊杰在财报会上说得明白:低价补贴伤品牌,也伤加盟商的钱包。他不想让消费者觉得霸王茶姬是“便宜货”,更不想让门店为了冲销量赔钱。结果呢?不参与补贴,客流量被分走不少,财报显示单店月收入掉了23%,股价也跌了13%。这代价,看得人有点心疼。

守住高端定位,霸王茶姬有自己的算盘。它的奶茶主打鲜奶茶,价格在15到22元,瞄准的是讲究健康和品质的消费者。门店设计也走高端路线,大气宽敞,喝杯奶茶像在咖啡馆小坐。这和茉莉奶白、爷爷不泡茶的打法很像,但霸王茶姬的规模更大,全国7000多家店,早就过了靠低价抢市场的阶段。它现在要的是消费者记住“喝霸王茶姬=有品质”的感觉。

可市场不等人。茉莉奶白2024年上半年业绩涨了4倍,门店从500家窜到1500家,还拿了阿里近亿的融资。爷爷不泡茶也靠外卖大战声量大增。这俩新品牌和霸王茶姬一样,主打鲜奶茶,价格也差不多,摆明了要抢同一群顾客。消费者选择多了,霸王茶姬的老店客流量自然下滑。数据显示,它的大中华区同店收入已经连跌三个季度。

霸王茶姬不打价格战,7000店逆流而上,却为何股价跌了13%?

不打价格战,霸王茶姬还有啥招?它把目光转向了海外和会员运营。财报显示,海外市场收入涨了77%,虽然只有208家店,但增长势头很猛。比如在马来西亚,霸王茶姬跟当地大集团合作,推出“兰花”口味新品,融入当地文化,圈粉不少。泰国、印尼的门店也在快速铺开,靠着本地化打法站稳脚跟。可海外市场也有隐忧,去年同店收入还涨了29%,今年却跌了18%,说明竞争一样激烈。

会员运营是另一张王牌。霸王茶姬的会员人数达到2.069亿,同比增长42.7%,听起来很牛。但细看数据,活跃会员数却掉到3860万,创了六个季度新低。这说明啥?很多人注册了,但不常买。消费者被低价奶茶吸引走,霸王茶姬的“高端”标签还没完全抓住他们的心。会员数据得好好用,比如分析大家爱喝啥,推出新品,或者给老顾客专属优惠,才能让这些人常回来。

这场外卖大战,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奶茶品牌的不同路子。蜜雪冰城靠低价和超强供应链,半年赚了27亿,稳坐行业老大。古茗、茶百道也靠补贴冲高销量,利润和收入双丰收。可像霸王茶姬和奈雪的茶这样走高端路线的,日子就没那么好过。奈雪上半年收入跌了14%,还在亏钱,门店也关了160家。霸王茶姬虽然没亏,但利润率从去年的20.8%掉到2.3%,压力不小。

为啥高端品牌这么难?消费者现在对价格敏感,补贴一结束,很多人就不愿花15块买一杯奶茶了。霸王茶姬的鲜奶茶虽然主打健康,但有的顾客觉得咖啡因太高,喝完睡不着。茉莉奶白和爷爷不泡茶也在推健康牌,口感还不差,价格战一打,消费者很容易“移情别恋”。这时候,品牌得想办法让顾客觉得“贵得值”,比如更好的服务、更独特的产品。

霸王茶姬不打价格战,7000店逆流而上,却为何股价跌了13%?

未来奶茶市场会怎样?低价战肯定不会一直打下去,消费者迟早会回归理性。霸王茶姬能不能靠品质和品牌留住顾客?新品牌会不会后来居上?这些问题,留给时间来回答。你觉得霸王茶姬的坚持是对是错?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!

责任编辑:吴玉蓉 K1365
展开全文

猜你喜欢

相关内容

热点新闻